周三华尔街股市反弹,投资者消化了大型银行普遍向好的季度业绩。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一度升至近5个月高位,后因贸易冲突担忧重燃而回吐涨幅。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二表示,尽管整体经济“可能比预期更趋稳健”,劳动力市场在9月份仍陷于低招聘、低解雇的低迷状态。
衡量投资者情绪强度的巴克莱股票狂热指数显示,基于衍生品资金流向的散户资者持续保持高涨情绪。
多数乐观情绪集中于推动今年股市上涨的热门股。部分“害怕错过”的投资者通过看涨期权弥补错失良机。
巴克莱指出,市场正涌现大量此类操作,尤其在人工智能相关股票中。如此强劲的看涨期权资金流,可能重现近年“迷因股”狂潮中的情形。
法国巴黎银行认为,当前状况令人联想到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周期末期狂热”。历史经验表明,当过多股票显现过度乐观迹象时,往往预示着未来回报率将逐渐递减。
金融板块似乎是抵御市场情绪逆转的良好对冲工具。该板块往往能从利率上升的环境中获益,而科技巨头通常会受损。
金钱永不眠
华尔街大型银行正高歌猛进地迎来第三季度财报季。彭博数据显示,分析师预计6家主要银行的利润将较去年同期增长6%。
这些银行的股价今年大部分时间持续上涨,得益于手续费业务激增、贷款利差改善,以及监管机构放宽资本和监管要求。
花旗、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的股价今年迄今跑赢标普500指数,富国银行和美银表现则基本持平于该指数。
特朗普政府时期并购活动终于显现繁荣迹象。随着华盛顿更倾向批准交易并允许行业深度整合,关税担忧近月已逐渐消退。
同样的,交易业务前景可期。经历2010年代收益低迷期后,在市场波动加剧的5年间,交易部门持续创造更高收入。
问题是信贷环境恐难抵御高利率冲击,汽车经销商Tricolor与零部件供应商First Brands的破产无疑敲响警钟。
今年标普500金融板块指数上涨10.1%,在11个板块中位列第五。相比之下,标普500必需消费品和可选消费品板块分别排名第八和第九。
节衣缩食 初步迹象表明,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正承受着该国新进口关税的主要冲击,这与特朗普宣称外国将为此买单的说法相悖。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银行研究分析师Gerard Cassidy表示:“消费者无疑将成为关注焦点。消费数据呈现出诸多矛盾趋势。”
随着就业前景忧虑加剧,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9月跌幅超出预期。这可能导致非必需消费支出进一步萎缩。
亚马逊股价表现疲软,成为今年“七姐妹”中表现最差者。云服务部门AWS正面临微软和谷歌的新威胁,表明公司可能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落后。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Andy Jassy在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未能提供具体指引,使投资者对公司业务状况感到困惑。
家得宝业绩同样令人失望,这可归因于多个因素,包括消费者信心下降以及高抵押贷款利率下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的逆风。
尽管如此,全美住宅建筑商协会首席经济学家Robert Dietz表示,他认为近期利率变化表明房地产市场可能正接近“转折点”。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本材料仅供一般参考使用,无意作为(也不应被视为)值得信赖的财务、投资或其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