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语言

【指南】我7年虧了20萬後才發現,想永別爆倉實現盈利就得做好這3點!

分类 :
| 发表于 2020-11-19 17: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爆倉都是最不願意回想起的回憶。爆倉損失的不僅僅是金錢,而且還會讓人短期內處於恍惚之中。

  那種感覺就好像,你剛剛成為百萬富翁,第二天醒來發現自己又躺在出租屋裏。

  在交易市場上,無論行情的波動是大還是小,都不斷有人在爆倉,這說明爆倉往往和行情怎麼樣沒關係,而是和交易習慣有關系。

  有句話說得好,爆倉是成功的情敵,幹掉爆倉,你才能抱得成功歸。那麼究竟怎樣才能避免爆倉呢?

  今天這篇文章,就一起聊聊如何避免爆倉。俗話說得好,爆倉是成功的情敵,幹掉爆倉,就能抱得盈利歸。

ART637412953284786924_827662.jpg

  01如何避免爆倉?

  如何避免爆倉是每個交易者都想知道答案,同樣的我也想知道。答案是美好的,但尋找答案的路途卻是坎坷的,我為了尋找答案,花了7年的時間虧損了20多萬才找到了眉目。

  爆倉實在是太痛苦了,探索答案的路途實在是太心酸了,為了不讓更多的人像我一樣,我把我的經驗之談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對你的交易有所幫助,讓你少走點彎路。

  首先交易者要明白,在一定時期內決定交易盈虧的三個最直接因素是“交易成功率、盈虧比和每次盈虧時的單量大小”。

  那麼交易者就需要從這三個方面來提高自己的交易能力,從而避免爆倉。

  · 提高交易成功率的方法是提高自身對行情的分析判斷能力;

  · 提高“盈虧比”的途徑是“選擇更理想的交易策略”;

  · 而要做到讓盈利時的單量比虧損時的單量大,則是“資金管理”的任務。

  那麼具體怎麼做呢?

  02學會制定交易策略

  任何一個完整的交易策略都包括三個內容:

  一是進場時機;

  二是止損位的設置;

  三是預期的盈利目標。

  比較可靠的交易時機有以下幾種:

  空間、時間及指標相互驗證的重要週期性拐點出現之際。

  針對形態或趨勢“突破”成立之際,進行順勢操作跟進操作,這是最常用的一種交易策略。經常被使用的交易信號包括:

  (1)經典“反轉形態”和“中繼”形態的突破;

  (2)重要趨勢線和重要均線的突破;

  (3)前期重要高、低點的突破。

  次級折返浪達到主趨勢回撤的重要百分比位置,出現止跌啟穩或反彈遇阻信號時的進場交易時機。

  重要的“多空分水嶺”上,價格打打破平衡後的反手加量交易策略。

  03資金管理的目標及實現方法

  資金管理又稱“單量控制”,是對每筆交易數量進行的安排,及單量的增減控制。資金管理尤如指揮官打仗時對“投入兵力”的安排。

  匯市交易的資金管理與股票投資側重點有所不同:

  股票投資的資金管理更注重資金的“橫向安排”即持股結構的確定,股市投資決定盈利率的關鍵在於“選股”。

  而匯市投資的資金管理更注意資金的“縱向安排”,在匯市市場上任何一個品種都有很大的盈利機會,關鍵在於資金的“縱向安排”——即分批投入,注重時機

  1資金管理的目標

  資金管理的目標有二個:

  1、控制總的風險度;

  2、做到大單量賺錢小單量虧錢。

  而這兩個目標中最重要的目標是“控制總的風險度”,即把交易的最大虧損幅度限制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2實現資金管理目標的方法

  1、根據每筆交易進場價位和止損價位的大小和單筆交易所允許的最大虧損金額,確定每筆交易的單量;

  2、使用“複合頭寸”策略;

  3、使用“金字塔式加碼”策略。

  04交易中最需要注意的時刻

  交易中最容易出現致命失誤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是連續盈利的時候;

  二是連續虧損的時候。

  絕大多數被淘汰的投資者都是因為過不了這二道關而被市場淘汰的,這正是“人性”的弱點在作怪。

  連續盈利的時候:交易者無法控制人性“貪婪”的弱點。

  信心膨脹盲目擴大投入規模,決策草率,資金量出現“V”形反轉,交易業績而由顛峰迅速跌落至穀底。如果心理調節能力不強,很難再翻身。

  連續虧損的時候:交易者無法控制人性“恐懼”的弱點。

  信心一旦喪失就再無決策的勇氣,所以交易員常說“虧掉資金還可以重頭再來,如果信心虧掉了就再也無法重頭再來了”。

  更有甚者,有的交易者者在連續虧損之後方寸大亂,毫無理智可言,急於撈回損失,在市場沒有交易機會的時候,強行頻繁交易,最終徹底被市場淘汰。

  所以任何時候,投資者都要牢記資金管理和交易策略的重要性,當你在市場分析方面已經達到一定水準的時候,就要及時將重點轉移到交易策略和資金管理上來,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在交易市場上成功。

举报

评论 使用道具

发新帖
EA交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