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语言 切换语言

理想化政策的“副作用”与“不确定性”

| 发表于 2025-9-25 22: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市场的反应却是普遍的怀疑与不认同。究其根源,在于米兰的理论基石本身存在裂痕。首先,他所引述的“特朗普政策”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甚至是否会引发严重的副作用,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例如,打击移民政策在减少劳动力供给的同时,很可能加剧工资上涨压力,从而推高通胀,这与降息的初衷背道而驰。再如,依靠关税增加财政收入的做法,长期来看会因贸易转移而效果递减。而放松监管等供给侧改革的效果,更是出了名的难以预测。

选择性忽略的“不利证据”与“模型陷阱”

更让市场疑虑的是,米兰在论证中似乎有选择性地忽略了不利于自己观点的证据。他曾在去年主张,由于人工智能投资热潮和去全球化趋势,均衡利率应该更高,但在此次演讲中,这两个势头有增无减的因素却神奇地“消失”了。此外,他所依赖的“泰勒规则”本身也存在软肋,模型中的变量和参数稍作调整,得出的利率建议就可能大相径庭。亚特兰大联储的不同测算结果就显示,利率建议区间可从4.1%横跨至6.25%,米兰的结论恰好落在了这个范围的最低端,其客观性难免引人质疑。

经济现实与市场表现的“正面打脸”

抛开理论争议,当下的经济现实似乎也在与米兰的降息迫切性论调唱反调。亚特兰大联储的GDPNow模型显示,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有望超过3%,展现出超乎预期的韧性。股票、公司债、黄金等资产类别表现强劲,企业和家庭的借贷活动也并未因当前利率水平而畏缩。尽管就业市场有所降温,但通胀再次抬头的迹象,使得“是否需要进一步降息”本身就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米兰的激进降息论调显得格外突兀。
如果有帮助,就支持一下我呗
最近访问 头像模式
举报

评论 使用道具

发新帖
EA交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国旗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国旗 繁體中文
 English国旗 English(英语)
 日本語国旗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国旗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国旗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国旗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国旗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国旗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国旗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国旗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国旗 Français(法语)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