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语言

给新手交易者的几个建议

| 发表于 2023-10-14 13: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一、用来做交易的钱,必须是闲钱
什么是闲钱? 这里就说到了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概念,我们大体上可以把投资者对于风险的态度分为三类:
风险回避者
这个类型的人,更愿意去“求稳”表现出的行为和态度是喜欢较低风险的交易,天然是排斥波动性,对于亏损的感受更加敏感,更加在意潜在的亏损和失败,所以在交易中更能感受到走势不确定的恐惧和决策的压力。
风险追求者
这类人和回避者的行为方式恰恰相反,更愿意去主动追求风险,喜欢在动荡的市场里寻找获利的机会,更加注重潜在的盈利和机会,追求极端盈利更胜于追求稳定的回报,所以他们的行为方式更偏向于追求更大的收益率,相应的也会承受较大的风险。
风险中立者
这类人通常不过度忧虑风险,也不主动介入动荡期的市场,他们交易的标准偏向于机械化,追求系统的预期收益。

在对于交易者的个体认识上,很多人忽视了自身与外界的差异性,不同个性的交易者对于客观风险的感受和认识是不同的。
比如风险偏好这一方面,不同的人面临不同的风险感知来做交易的决策,很多新手失败的原因并不在于能力和技术的缺失,而仅仅在于他的风险偏好是趋向于保守回避,在高风险的市场环境里,频频做出保守型的决策,导致错失良机,当然保守型的人也不适合从事高风险的投机交易。
以交易者的立场来说,是天然在波动中获益的,只有波动才能创造价差,才能酝酿潜在的获利机会,所以不能惧怕波动,过度的担忧潜在的风险。
总结而言,务必要用盈亏不会对你生活产生影响的钱,比如抛出生活开销,车房贷,之后哪怕出现全部本金的损失,也不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只有闲钱才能保证你不会过度的在意风险,避免超出承受的交易压力。

二、交易是一个爱好,一种修行
为什么要这么说? 我发现很多新手在入门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是急躁,心切。

很多人初期入市,读相关书籍看行业文章,态度就不对,并不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做,学习的态度是什么? 是探索和求知,而不是极具功利性的,看书是为了用,学个只言片语好拿去做单赚钱,这种人是极难理解读书的效益的,因为他读了两本书,就迫不及待的去用,发现所学不管用的时候,书本在他眼里就成了糟粕,变成了浪费他时间的东西。
下定决心之前需要端正一个态度,首要是认清自己,理解现代金融体系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创造之一,进而明白作为一个非专业出身的新手,在市场面前有多么无知和渺小。
比如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 有的是喜欢提问,但是并不喜欢思考,执着于去寻求“老师”指点的几句天机,背几条空话大道理。 认为汲取别人理念的“精华”,就能立地悟道。
也有人没什么耐心,对于交易是一知半解,还偏偏沉迷于相信自己的感觉,盲信自己的判断,总认为可以省却学习的过程,直接在实盘历练中取得进步,这个想法或许可以实现,但是必然要付出十倍百倍的经验成本。
所以学习的态度,不应该是求财,也不能功利的去照搬,交易应当和人生挂钩,对于生活认真的人,应该把交易作为一个毕生的爱好或者副业去做。
并不是说不能从学习中获得指导,只能漫无目的的开卷有益,而是需要去规划自己的人生,理解所处行业的“知识需求” 能清楚的看到知识门槛的人,才能更好的学以致用。

不要追求暴利,社会经验告诉我们,快钱来的快,大多去的也快。

有人相信交易的成功来源于“一朝顿悟” ,但是很少有人理解“顿悟”的背后是打破了自身的瓶颈,而打破瓶颈的前提,并不是日常交易而来空泛的经验,而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升华。
比如经常有人向我描述这感受: 想跟别人交流一下,表达一下对于交易的看法和认识,面临盈亏时候那种心理上的体验,说出口的时候,明明心里想的是这个意思,却啰啰嗦嗦总是说不清楚,最后只能附和别人,或者归结于自己的心态不好,想去讨论一下行情走势,苦思冥想却挤出来一句看多看空的话。
这种情况,经常被人归结于自己不善于表达,不会使用术语词,而经过别人一提点,又会觉得我就是这么想的,只不过没你会用名词。
实际不然,这是一种思想上的模糊,所谓的修行,就是日常点滴之后思考背后的意义,具有思想的人,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而附和别人的人,大多只是在寻求感受上的共鸣而已。
顿悟是基于思维上对于交易的抽象认知的升华。 没有思想的人没有积累,自然谈不上“一朝顿悟”

三、远离市场的噪音
任何一种交易策略,都有适合其发挥的市场背景,所以不要过度关心局部的走势,也不要沉迷于价格的涨跌,过度盯盘唯一的作用,就是抓住你的心神,消磨你的精力,让有耐心的人变的急躁,让理性的人变的鲁莽。
管理精力是很重要的一环,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尽量让自己在市场波动面前,保持中立回归理性,而且对于90%的人来说,大部分的盯盘,都是百无聊赖看着数字变化,有这个功夫不如多读几本书,看几部好电影。

四、市场永远不缺少机会
河里总会有鱼,果树早晚会结出果子。
很多人总是在趋势初期,贪心过度,害怕错过发财机会,只要一空仓就怕自己错过了上车机会,但是他们却意识不到一个事情, 鱼的存在是得益于充沛的河水创造了鱼群的生存环境,水果的收获也是得益于有颗大树年复一年的汲取养分,任何演变都不在于一朝一夕,巨大的变化需要过程也需要酝酿。
关注市场机会的同时,也要明白机会的产生离不开市场的背景和土壤,只要有这个前提,趋势的出现是必然事件,而不是独立事件,与其竭泽而渔不如守株待兔。

五、老生常谈的逆人性
很多人说交易是逆人性的,这句话的立意是非常高,但是人性两个字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到底是什么。
一般人会把人性总结理解为贪嗔痴慢疑,这也就是佛家所云的五毒心,一般人能克服吗? 如果能消弭了五毒心,确实古井无波,也不必再受俗世大苦,但同时这个人也就能立地成佛了,又何须通过交易来实现自我?
所以人性并不够复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趋利避害,贪乐惧苦的特点,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递延享受”,也有人称之为决定一个人成就高低的关键性因素。
英国人做过一个社会学实验,叫过来一堆小朋友给他们分发糖果吃,但是有一项要求,孩子们需要作出一个选择,选择当下可以立即得到一颗糖,而选择等待的可以在一个小时候得到两颗糖。然后把两个不同选择的孩子分成两组,并进行长期的对照观察。
最后实验结果表明,选择耐心等待,并且成功取得两颗糖果的孩子,人生成就明显高于选择立刻拿走一颗糖果的孩子,因为耐心等待的孩子更能递延自己的享受,能安耐住糖果的诱惑和欲望,更加注重目标的实现。
这和交易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会递延享受的人,才能去执行长远的规划,而急于兑现的人,总会被短期利益所迷惑。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把握大级别的趋势? 而有的人明明看对了行情,却早早的兑现立场? 答案就在这里,关键在如何调节短期利益和长期规划。
市场每天都有波动,有些人,总是会焦急的寻找机会,想每一天都从市场赚走一些钱,最后大利润抓不到,偶尔的小利润又不够填频繁交易的窟窿,即便是运气好在趋势头部建了仓,也早早的平仓,反手去做下一笔交易。
而有些人会选择忍受回撤的风险,哪怕并没有赚到钱,等待后是一场空,但他也选择遵守既定的长远计划。
所以,前者是贪芝麻丢了西瓜,后者是为了捡西瓜,放弃芝麻。 谁占了小便宜吃大亏?谁又吃一些小亏,占大便宜?
打破你的舒适区,扔掉虚假的安全感,去击碎自己的保守和求稳心理,所谓逆人性,逆的是普通人的思维方式。

六、反躬自省 反求诸己
人是一个近期思维的动物,再深刻的经历也会随着时间流逝变得浅淡,人的大脑在记忆方面有两个特点: 1. 太多的信息记不住,记忆也会被精简。 2. 喜欢有规律和联系的记忆,形成记忆和认知的联结。
复盘和总结,永远是你最好的老师
很多人会遇见过这种情况,一个问题以前意识不到,突然有个偶然的契机,理解的很通透,但是过段时间再去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又什么都忘掉想不通了。
或者明明有很多想法,当时却认识不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最后一瞬间的感悟后,又一瞬间的忘掉。
想要进步,必须要养成一个结构性的思维方式,这样才够立体和具有逻辑性,而这些离不开复盘和总结,你需要像整理衣服一样,去思考和记录大量散乱的想法和复杂的经历体验。
想法和感受都是对事物模糊的认识,在总结和记录的过程中,会被重新整合为书面的语言,它的本身也是一个提炼的过程,之后这些日记构成了一个整体,便于从中,重新的认识自我,去分析自己的行为特点,去总结自己的交易逻辑。
一个不复盘的人,就像一条金鱼,永远活在当前的7秒钟内。 很多人为什么总是循环的重复已经犯过的错? 因为他并没有打破近期思维的怪圈,主导他行为的动机往往来源于,近一个月两个月形成的习惯和经验。

七、仓位管理异常重要
重仓的危害并不只是一次失败,干脆利落的亏损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难接受。 没有人会不经思考的做出选择, 脑子一热的人也能意识到其中的风险。
但是通过重仓获利,最后却连本带利回吐的人,才能感受其中的凶险,对于一般人来说,获利回吐的痛苦要远大于直接干脆的亏损,前者的感受可能是后者的3-5倍。
仓位失衡的根源也在这里,重仓可以摧毁一个人的盈利预期,赌一把,翻仓了。 爆仓了,满仓赌一把运气好捞回亏损,久而久之,理性的交易成为蝇头小利,而重仓变成了暴富的道路。 最后忘了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散户的钱在市场无限的机会面前,永远是及其有限的,发家致富可能需要很多笔交易,但是爆仓洗白,只需要一笔失败的交易就够了,保持完美才能不会市场击败,而有任何弱点的人都禁不起时间的考验。

八、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不要过度关心历史走势,不要沉迷于当下市场给你的直观感受。
在狂热中回归理性,在悲观中积极面对。
在不利的环境下,考虑有利的因素,交易者是当下买入,未来卖出,通过当下的预期在未来成为现实而获利的,但是很多人只会分析过去,却不去推演未来。

九、聪明人擅长低成本的学习
很多人寄希望于在实盘中积累经验,在历练中获得蜕变,并非说这条路完全走不通,而是这条路投入的学习成本会远超想象的大,我遇见过很多新手,初期鲁莽操作,一个星期一个月出现几万几十万的亏损,最后被损失束缚了内心,一连几年都挣扎在回本的执念上。
低成本的学习途径有哪些呢? 无外乎是付费培训,相关书籍,课程讲座,很多人对此抱有负面的态度,认为亏损是偶然的,运气的,而付费却意味着实实在在的花销,在没有收入的时候,投入时间也是浪费。
同时他们也认为交易没有门槛,互联网的发展让所有书本的知识很容易的被检索查询到,但是获取知识的门槛降低了,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很多人说,交易没有新鲜事,所有的道理都在书里写着,只不过被人重复的用各种话去形容而已,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知识的获取并不能直观的产生效益,交易者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知识的理解之上,理解才能化为己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是逻辑性的认知和思考。
所以我们会看见一些很奇怪的现象,很多人一次亏损是数月乃至整年的收入,他可以为贪心冒着极大的风险,却不愿意去为自身的问题去求解,在他的认知中,高手个个都是活雷锋,而且时间异常不值钱的,只要张口一问,高手就得事无巨细的奉献出毕生所学,而且他的经验和认识是不能产生金钱效益的,如果他索求回报,那么他肯定是伪君子。或者亏损起来成千上万,却舍不得花百来块钱买本专业书的,在他的认知里,不就是纸上印了点破字吗,凭什么卖这么贵。
或者亏损起来成千上万,却舍不得花百来块钱买本专业书的,在他的认知里,不就是纸上印了点破字吗,凭什么卖这么贵。。。
不愿意抽时间去学的, 宁愿盯着盘面价格来回跳动,看的眼睛发酸,头昏脑涨,都不愿意换个舒服的姿势,读一读相关书籍,如果读一本书意味着挽回一万块的亏损,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感觉枯燥的。
真实生活中,任何行业都有捷径,归根到底,都是图着花小钱,办大事。
自律并不是来源于意志力,而是习惯的力量
做出选择的意义要好于无脑式的努力
如果有帮助,就支持一下我呗
最近访问 头像模式
举报

评论 使用道具

发新帖
EA交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