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语言

图形演示--送给初学者

| 发表于 2022-8-17 16: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绝对优势─移动平均线和K线图
从图上可观察到,最受到重视的分析工具是移动平均线和K线图。选択的对象中,两者同时并用的占40%。次位是一目均衡表和艾略特波动论,两者都是古典分析手法,学问深奥,非一般的工夫所能学成,不乏有许多信仰者。不同于机械式的分析手法,一目均衡表和艾略特波动论都讲研时间于似格的关系,其规律又来自于自然界,除了豊富的知识外,更少不了“悟性”。两者不同的地方是,一目均衡表常用于市场的中长期分析,而艾略特波动论则比较适合于市场的中短期分析。前者基于市场过去的似格制作表图,过去的似格制作表图,后者是从似格图中推测形成的波,并从波形中主观推定波的位置、随时间的推移来检证其正确性且要不断地修正所推定的位置。所以、有众多的追随者外,也有不少的否定者。排行4~7位的是波林带、RSI、MACD、随机指数等,作为分析的补助工具被那些高手看好。
通过那些高手们的谈话,我们来看一下所选的分析工具的理由所在。
移动平均线
有人气的原因在于第一“一目了然”、第二“便于捕捉大局的方向”。
●股票市场分析师“判断市场似格方向首推─移动平均线,简单易解是它的特点”
●基金运用经理“能从移动平均上判断出大方向”
●股票、期货分析师“市场的方向最为重要,而移动平均又是最简单的工具,再配合艾略特波动论找到似格可能的到达的目标值。”
●股票交易员“在当日卖买中,20日、50日、100日、200日的移动平均线更有效,与5分、30分、60分的K线图结合,信赖性比较高。”
使用移动平均线的同时,往往并用一目均衡表或艾略特波动论来判断波形、并用随机指数(K%)或RSI等来判断似格水准。
●期货交易员“移动平均线简单明快,但卖买入场点则无法判明,所以,要配合Pivot指数等找到市场的支持点、抵抗点才能进行具体的交易”
K线图(足形图)
  使用K线图的占回答者全体的57%。换言之、有43%属于“非K线派”,他们重视使用RSI、随机指数(K%)、MACD等指数。
● 期货分析师“似格足形是一种相当有用的情报。活用RSI、移动平均线等将可观察到市场的买和卖的过热程度。
● 外汇分析师“似格的变动是一切,通过足形图的形态找到似位的支持、抵抗线。其他指标是补助的。
● 外汇经记人“对自己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通过画足形图能读到市场的波动”
● 外汇交易员“通过分析足形及其组合就能知动似格的动向,足形的阴、阳代表着多、空力量对比,没有比K线图更明了的分析工具,那是世界的精作。”

一目均衡表
  一目均衡表是市场似格水准与时间、波动三者的结合。有15名回答者将其放在第一位,占全体的13%;有18名回答者将其放在第2位。与艾略特波动论比较,一目均衡表在软件开発上容易,实用性强,因此当今普及率高,有相当的人气。
● 外汇&#12539&#59;期货分析员“一目均衡表有趣在,它将过去、现在、将来结合在一起通过想像来推测似格的动向。”
● 股票&#12539&#59;指数分析员“高手们在使用它、不能不看。”
● 期货分析员“在分析中期轨道时,信赖性高”
波林带(Bollinger Band)
波林带被列为第4位。它是简单移动平均线的上下偏差值所组成的宽带,似格在其带中上下表示出波动的程度。在调查中発现,有80%的人并用Rsi或随机指数(K%)。
● 股票分析员“利用移动平均线判断似格方向后,波林带能观测到似格的变化幅度,避免过度的追市或过早的入市。”
其他的分析手法
● MACD:在短期方向分析中有用,但不能单独使用。
● GANN理论:其予测力得到承认,但习得费时。
● 非波那奇级数:要相当的数学知识。
总结:
  从调查中得到:使用标有移动平均线的K线图,判别似格的走向。然后跟踪一目均衡表,观测中长期的卖买机会,再从波林带上观测变动幅度找入市点,将RSI、MACD作为补助手段进行卖买。当然调查本身不是“美人投票”,但我们不能不重视那些高手的选択工具。因为,市场的变动受他们操作的左右。
如果有帮助,就支持一下我呗
举报

评论 使用道具

精彩评论4

amwwfndn
DD
| 发表于 2022-8-17 16: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了、、、
举报

点赞 评论 使用道具

bg4abm
CC
| 发表于 2022-8-17 16: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形在哪里?
举报

点赞 评论 使用道具

ttboy
C
| 发表于 2022-8-17 17: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了、、、
举报

点赞 评论 使用道具

linxu
DDD
| 发表于 2022-8-17 19: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到图形
举报

点赞 评论 使用道具

发新帖
EA交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