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语言 切换语言

原油暴跌至60美元以下:中国能源“大抄底”还是全球衰退“警报”?

|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原油价格崩了!2025年11月26日,布伦特原油一度跌破62美元/桶,WTI原油徘徊在58美元附近,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下跌,创下半年来的新低!一夜之间,财经圈炸锅了:有人欢呼“中国加油站要大降价了,进口成本暴降,上万亿红利砸下来”;也有人惊呼“这是全球经济衰退的前奏,需求崩盘、供应过剩,中国制造业出口要遭重了”!央行刚刚开展万亿MLF操作稳流动性,进博会成交额再创新高,可国际油价却像坐过山车一样往下冲。这个月,OPEC+会议又放鸽子,供应过剩担忧压顶,美国制裁俄罗斯石油公司却没把价格拉起来……低油价到底是中国能源安全的“超级红利”,还是隐藏的“黑天鹅”?作为普通中国人,你是准备开心加满油箱,还是开始担心明年的饭碗?这篇文章,我们就把这个最争议的话题扒开揉碎聊透!看完后,欢迎在评论区大战:你站低油价“利好队”还是“风险队”?

  先把11月的原油市场脉络捋清楚。这个月,国际油价可以用“自由落体”来形容。11月初,布伦特还在68美元上方晃悠,大家还指望OPEC+减产托市,结果11月2日OPEC+会议一开,直接同意11月小幅增产13.7万桶/日,和10月一样“象征性”加码。市场瞬间傻眼:你们不是说要稳价格吗?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大家供应过剩更严重了?果然,油价应声而落,一路跌到11月中旬的63美元附近。

  EIA、IEA、OPEC三家机构月报集体看空:2025年全球原油供应过剩预期达到100-200万桶/日,非OPEC国家(美国、巴西、加拿大)产量狂飙,美国页岩油又开始“王者归来”。需求端呢?中国虽然1-9月原油进口同比增长2.6%,但10月炼厂开工率下滑,成品油库存高企,明显是“买得不多、炼得更少”。欧洲经济疲软,美国虽然库存下降但汽油需求也弱。地缘这边,俄乌谈判出现缓和信号,美国虽然继续制裁俄罗斯石油公司,但市场觉得“制裁边际效应递减”,俄油通过各种渠道还是流出来了。

  11月24日,WTI原油收58.84美元,布伦特63.37美元;25日继续下探,市场传言OPEC+周末会议可能讨论更大规模增产,小摩直接警告:如果不减产,2026年油价可能崩到40美元!这消息一出,国内期货SC原油直接跌停板附近。微信群、雪球、东方财富吧,全是“油价要完蛋了”“中国要发财了”的刷屏声。

  争议焦点就此爆发:低油价对中国到底是福还是祸?

  利好派的声音最大,也最得人心。他们说:油价跌到60美元以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简直赚翻了!2024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约5.5亿吨,平均油价每跌10美元,就能省下3000多亿人民币!这钱省下来,能干多少事?汽柴油价格能降,物流成本能降,航空票价能降,化纤、塑料、化工品成本全降,CPI压力小了,居民生活成本低了,企业利润厚了。这不就是实打实的“能源红利”吗?

  更重要的是,战略机遇来了。中国这几年疯狂建储油罐,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商业储备已经超过10亿桶,低油价正是“抄底”的大好时机!11月中国原油库存继续增加,就是在默默囤油。利好派激动地说:美国页岩油成本高,油价跌到60美元以下,美国产油商又要破产一批,中国正好趁机多买几年便宜油,把能源安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不正是“天赐良机”吗?评论区已经有人喊:感谢特朗普、感谢OPEC,中国加油站满血复活!

  但风险派的声音更刺耳,也更让人心里发毛。他们冷笑:醒醒吧,低油价从来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全球经济要出大问题的预警灯!油价跌成这样,根本原因是需求不行!中国经济虽然韧性强,但出口订单、制造业PMI都在边际走弱,欧洲已经陷入衰退,美国消费也开始降温。油价暴跌说明全球总需求在萎缩,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要是继续下滑,明年多少中小企业要倒闭?

  更可怕的是,低油价会反噬中国的新能源转型。油价便宜了,谁还买新能源汽车?谁还装光伏?11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环比已经下滑,油价再跌下去,燃油车又要卷土重来,这不是把“双碳目标”往后推吗?风险派痛心疾首:我们辛辛苦苦推新能源,好不容易把比亚迪、宁德时代推到世界前列,结果一波低油价就把成果打回原形?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还有更深层的担忧:低油价会让中东、俄罗斯这些产油国财政恶化,社会动荡加剧,地缘冲突风险反而上升。沙特如果财政撑不住,又开始打价格战,油价再跌20美元都有可能。到时候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国股市、债市、汇市谁都跑不了。风险派警告:别忘了2014-2016年那波油价崩盘,中国股市直接上演“股灾”!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这两派争得不可开交,但真相其实在中间:低油价对中国是短期利好、长期隐忧。

  短期看,确实省钱。2025年如果布伦特均价在65美元,中国原油进口成本能比2024年省下近5000亿。这笔钱一部分转化为企业利润,一部分可能通过降价让利于民。11月央行万亿MLF操作+降准预期,本来就是要对冲外部冲击,低油价正好帮了大忙。成品油调价窗口11月底大概率下调,私家车主们可以开心了。

  但长期看,风险不容忽视。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仍在70%以上,低油价虽好,但也说明全球经济引擎在熄火。中国出口的衣服、玩具、家电、汽车,很多都靠欧美消费者买单。欧美如果因为经济衰退少买东西,中国工厂订单就少,工人就业就难。这才是最大的隐患。

  更让人在意的是,中国政府这几年反复强调“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低油价看似便宜,但也可能让一些人放松警惕,觉得“油价低了,不用急着转型”。但正如中央反复强调的: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低油价正是考验我们战略定力的时候——要不要继续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要不要继续推进沙特、俄罗斯、巴西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油气合作?要不要加快新能源替代步伐?

  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大概率会提到“统筹发展和安全”“保障能源供应”等关键词。低油价背景下,政策很可能双管齐下:一方面抓住机会多囤油、降成本;另一方面加速可控能源发展,风光储氢、核电、新能源车一个都不能少。这才是中国式的智慧:别人恐慌时我们抄底,别人贪婪时我们转型。

  回到我们普通人。油价跌了,加油确实便宜了,但别忘了,这背后是全球经济的警报声。明年你的工资、奖金、房子、股票,可能都会受影响。与其盲目高兴,不如多想想:如何在低油价时代保护好自己的钱包?是多买点新能源车企股票,还是布局点黄金避险?还是老老实实存钱买国债?

  这个11月,原油用暴跌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在复杂局面中找到自己的路。低油价是危机也是转机,关键看我们怎么用。
最近访问 头像模式
举报

评论 使用道具

发新帖
EA交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国旗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国旗 繁體中文
 English国旗 English(英语)
 日本語国旗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国旗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国旗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国旗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国旗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国旗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国旗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国旗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国旗 Français(法语)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