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EA本质与核心构成认知 1. 本质定位:不是“全自动赚钱工具” • 核心属性:将人工交易策略(开仓、平仓、风控等规则)代码化的程序化交易工具,本质是“策略的执行者”而非“策略的创造者”。 • 核心前提:EA的盈利能力完全依赖底层策略的有效性,无“万能EA”,脱离优质策略的EA必然亏损。 2. 核心构成三要素 • 策略逻辑模块:核心灵魂,定义“何时开仓(信号条件)、何时平仓(止盈/止损/出场信号)、开仓多少(仓位计算)”。 • 参数设置模块:可调整的变量,如止损点数、止盈比例、仓位系数、过滤条件阈值等,决定策略的适配性与风险度。 • 风控防护模块:安全底线,包括最大回撤限制、单次亏损上限、持仓数量限制、极端行情暂停机制等。 二、策略逻辑:EA的“核心灵魂”理解要点 1. 策略类型与适配场景(关键:不搞“一刀切”) • 趋势型EA:依托MA、MACD、布林带等指标识别趋势,开仓逻辑为“顺势而为”(如多头趋势只做多)。适配场景:单边上涨/下跌行情;禁忌场景:震荡行情(易频繁开仓止损)。 • 震荡型EA:依托RSI、KDJ、支撑阻力位等识别区间,开仓逻辑为“高抛低吸”(区间上沿做空、下沿做多)。适配场景:横盘震荡行情;禁忌场景:趋势反转初期(易被“突破止损”)。 • 马丁格尔/反马丁格尔型EA:基于资金管理的迭代策略,马丁为“亏损后加仓”,反马丁为“盈利后加仓”。核心风险:马丁在极端单边行情中易触发爆仓,必须搭配严格的回撤限制。 • 网格型EA:在固定区间内设置多空网格订单,波动中自动成交。适配场景:窄幅震荡;风险点:宽幅震荡或趋势行情中网格间距失控。 2. 关键逻辑拆解(必须搞懂的3个核心问题) • 开仓信号:具体触发条件是什么?(如“MA5上穿MA20且MACD金叉”,而非模糊的“趋势出现时”);信号是否有过滤条件?(如“排除非农数据时段开仓”)。 • 平仓逻辑:止盈/止损是固定点数、动态跟踪(如移动止损)还是信号反转触发?(如“多头行情中MACD死叉平仓”);是否有“紧急平仓”机制?(如突发跳空、滑点超过阈值)。 • 仓位计算:是固定手数、按资金比例(如每1万美元开0.1手)还是动态调整(如盈利后加仓、亏损后减仓)?是否考虑杠杆倍数对仓位的影响? 三、参数设置:EA的“适配调节器”理解要点 1. 核心参数分类与作用 • 风险类参数:止损点数/比例、止盈点数/比例、最大持仓手数、单次亏损上限(如账户资金的1%)、最大回撤阈值(如账户资金的10%)——直接决定账户安全。 • 策略适配类参数:指标周期(如1小时线/4小时线)、信号过滤阈值(如RSI超买阈值设70还是75)、网格间距(网格EA专用)、加仓系数(马丁EA专用)——决定策略在不同行情中的表现。 2. 参数设置的核心原则 • 匹配风险承受力:止损比例不是“越小越好”,需结合行情波动性(如镑美波动大,止损过小易被扫)与自身承受力(如保守型投资者单次止损不超过0.5%)。 • 拒绝“过度优化”:不可为了贴合历史数据(回测)刻意调整参数至“完美”,如将止损设为“恰好避开历史波动高点”,实盘易因行情变化失效(即“曲线拟合陷阱”)。 • 动态适配行情:同一EA在不同时段(如震荡期vs趋势期)需调整参数,如趋势型EA在震荡时可扩大止损或降低仓位。 四、风险控制:EA的“安全底线”理解要点 1. 内置风控机制必须明确 • 强制止损/止盈:是否默认开启?能否手动关闭?(严禁使用“无止损EA”,即使策略胜率高)。 • 极端行情防护:是否有“跳空行情暂停开仓”“滑点超过X点拒绝成交”“账户资金低于X%自动停止交易”等机制? • 持仓限制:是否限制同一品种最大持仓数、全账户总持仓手数?避免过度集中风险。 2. 人工风控不可替代(EA的“补位逻辑”) • 行情突变干预:EA无法预判黑天鹅事件(如央行突发加息、地缘冲突),需人工提前暂停交易。 • 参数动态调整:EA不会自动识别“行情类型切换”(如震荡转趋势),需人工观察后调整参数。 • 定期复盘检查:每日/每周查看交易记录,分析EA是否出现“异常开仓”(如信号错误、参数失效)。 五、回测与实盘:EA的“有效性验证”理解要点 1. 回测:不是“看收益率”,而是“测适配性” • 数据要求:必须用“高质量tick数据”(而非简单的K线数据),回测周期至少覆盖1-2个完整牛熊周期(含趋势、震荡、极端行情)。 • 核心观察指标:除收益率外,重点看“最大回撤率”(越低越安全)、“胜率与盈亏比”(盈亏比>1.5更健康)、“不同行情下的表现”(如趋势期盈利、震荡期亏损是否可控)。 • 避坑点:拒绝“短期高收益回测”(如仅回测1个月单边行情),警惕“曲线拟合”的虚假高收益。 2. 实盘测试:小资金、分阶段验证 • 初始阶段:用“极小资金”(如账户资金1000美元以内)实盘1-2周,验证EA是否“按策略执行”(无漏单、错单)。 • 进阶阶段:逐步加大资金(如2000-5000美元),观察1-3个月,重点对比“回测结果与实盘结果的差异”,分析滑点、点差对收益的影响。 • 禁忌:直接用大资金实盘,或未完成回测就实盘。 六、常见认知误区(必须规避) • 误区1:“EA能全自动赚钱,不用管”——正解:EA是“工具”,需人工监控、参数调整、风险把控。 • 误区2:“高胜率EA就是好EA”——正解:胜率≠盈利能力,需结合盈亏比(如胜率40%但盈亏比3:1,仍可盈利)。 • 误区3:“免费EA不如付费EA”——正解:核心看策略逻辑,免费EA可能有优质策略,付费EA也可能是“包装的垃圾策略”。 • 误区4:“参数调得越细越好”——正解:过度优化易导致“曲线拟合”,实盘失效,参数设置需保留一定“容错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