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语言
| 发表于 昨天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链接
西贝爆了,水贝跑路了... 下一个会是你吗?
——感兴趣的可以关注公众号,也可以直接联系我
水贝模式: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黄金珠宝交易集散地,水贝的核心商业模式始终围绕 “透明化定价” 展开 —— 以基础金价为基准,叠加相应手工费,形成了行业内极具代表性的交易体系。
在这一模式下,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被压缩至极致:从上游买卖黄金板料的 “料商”,到中游将板料加工成首饰的工厂,再到直面客户的终端柜台,每一环的盈利空间都因金价的完全透明而被严格限制。
然而,部分不甘于赚取微薄加工费与差价的料商,却铤而走险涉足一种被称为 “预订价” 的高风险操作。这种模式的本质是通过杠杆放大收益与风险,具体运作逻辑极具冲击力:以当前约 800 元 / 克的金价计算,1 公斤黄金价值高达 80 余万元,但 “预订价” 机制允许从业者用仅 1 万元的资金,撬动 1 公斤黄金的价格涨跌,杠杆效应可见一斑。
更具体的操作场景中,若料商判断下个月金价将从 800 元 / 克下跌 50 元至 750 元 / 克,便会与客户签订协议,约定在下月某一特定时间,以 790 元 / 克的价格向客户出售价值 7900 万元的 100 公斤黄金。但鲜为人知的是,此时料商实际持有的现金流可能仅为 79 万元,相当于通过 100 倍的杠杆撬动了这笔巨额交易。
从收益端看,若金价如期跌至 750 元 / 克,料商每克可赚取 40 元差价,100 公斤黄金便能直接盈利 400 万元,收益呈指数级增长;但风险的反噬同样剧烈 —— 一旦金价反向上涨 10 元至 810 元 / 克,料商每克将亏损 20 元,100 公斤黄金的总亏损额瞬间攀升至 200 万元,不仅耗尽 79 万元本金,还将面临 121 万元的巨额负债,直接触发 “爆仓”。
更严峻的是,若料商手中持有数百公斤类似的 “预订价” 订单,一旦金价持续上涨,总亏损可能飙升至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远超其资金承载能力。当资金链彻底断裂、无力承担亏损时,这些料商最终往往只能选择 “跑路”,留下一堆无法兑现的协议与蒙受损失的客户,为整个水贝黄金交易市场埋下巨大的风险隐患。
水贝现象与现状:
1.无明确的上游对冲通道,全靠击鼓传花,依赖熟人间信任转换,缺乏坚实的基底。
2.山头林立,价格透明导致盈利困难,“四大差” 体现得淋漓尽致 —— 认知差、信息差、执行差、竞争差。
3.其中还有第 5 差:成本差,后续详述。
4.向同行冲单时,仓位受限,规模偏小。
5.承接同行订单时,接与不接陷入两难:不接则资金池与盘口体量过小,难以支撑公司运营;接了又面临风险。
6.交易多在朋友、同行间空转,缺乏真实市场需求支撑,本质仍是击鼓传花。
7.上游零售市场明确不接收水贝的订单,渠道过于狭窄。
8.LP(流动性提供者)的流通深度不足,无法承接现有订单规模。
9.强行承接订单风险极高:局部时间段内,电子盘中可能出现无实际成交价格的情况,多空双方形成单边行情,缺乏对手盘。
10.从业者资金底子薄弱,甚至出现 20 岁左右的年轻人仅靠 5 万、10 万元本金就敢入局博弈的乱象。
一般来说,水贝从业者会选择以下渠道对冲风险:
A.上海黄金交易所(俗称 “上金所”,核心品种为 T+D);
B.上海期货交易所(简称 “上期所”);
C.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对应的交易品种俗称 “伦敦金” 或 “国际金”);
D.纽约商品交易所(对应的交易品种俗称 “COMEX 美期金” 或 “纽约金”)。
国内这两家(上金所、上期所)是规模最大、最正规的交易所,而伦敦金、美期金对应的则是全球最大的两家交易市场,它们均涵盖现货与期货品种。
我们先来看一道最基础的数学题:
水贝预订价模式的杠杆:约 80 倍
伦敦金:50-100 倍
上期所:10-20 倍
第一道题分析:若水贝预订价模式想确保盈利,必须选择杠杆更高的对冲渠道。否则,其运营资金、囤料资金、场地租金、人工成本、工厂及门店费用等开支从何而来?无中不会生有,但已有资金却可能因风险失控化为乌有。
第二道数学题:资金门槛
水贝预订价模式:1 万元定金可撬动 1 手(1000 克)黄金交易,对应黄金价值约 80 万元。
上金所 T+D:1 手合约价值 80 多万元,仅保证金就需 6 万元。
上期所:1 手合约价值 80 万元,保证金约 10 万多元。
伦敦金:若零售市场无法完成 KYC(客户身份验证)流程,基本都是虚假交易盘面,即便门槛再低,最终也难逃 “空头陷阱”。
美期金:1 手(100 盎司)合约价值约 40 多万美元,保证金约 16500 多美元 / 手。
第二道题分析:采用预订价模式的公司,拿什么冲抵风险?需要多少资金才能在上游市场完成冲单?它们会为客户垫资对冲吗?
常见反驳一:通过多空对冲抵消风险,只需冲抵净头寸,用不了那么多定金。
但市场出现极度单边行情时,还能找到对手盘(空单或多单)吗?就像最近两周黄金价格单向拉升的行情,有多少人经历过原油价格暴跌至 21 美元 / 桶的历史?当行情极度单向时,市场缺乏接盘方,所有价格都可能沦为 “虚价”。你以为投行、银行、上游清算商会轻易接盘吗?谁会在这种局部极端行情中承接风险?
有人会天真地说:伦敦金可以承接啊。可你知道什么是 LP 的流动性深度吗?当市场缺乏对应价格的成交单时,会出现无限滑点(实际成交价格与预期价格偏差极大),这一点有交易记录可佐证。
图片1.png 图片2.png
这几张LP的深度,有朋友,能看懂吗?我不做过多解释。
常见反驳二:市场上有这么多黄金衍生品公司,还有缴纳保证金的正规平台,甚至香港金银贸易场的会员单位,为什么我就是赚不到钱?
你知道公斤条(水贝常用交易单位)通过伦敦金渠道对冲时,每天的利息成本是多少吗?水贝市场通常收取 10 元 / 天的利息。而水贝商户冲到上游公司又是多少成本呢?看下图。
图片3.png
无论是水贝预订价模式,还是公斤条交易,你知道其中产生的基差波幅有多大吗?
图片4.png
美黄金与伦敦金的图中价差达到91块,风险有多大,您知道吗?
8 月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那天,美期金与伦敦金的价差高达 120 美元,当晚价差又跌至 68 美元,你有多少资金能扛住这种波动?
第三道题分析:资质门槛
有几个人有开户的资质呢?
无论是伦敦金、美期金,还是上金所 T+D、上期所期货,有多少采用预订价模式的公司或老板,开设了合规的对公交易账户?
传统伦敦金公司的 “水分” 有多大,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其运营成本是多少?中间环节的内部对冲成本、上游清算成本又有多高?
图片5.png
实话实说,我只给出结论性观点:但凡杠杆超过 100 倍、公斤条交易成本低于 180 元 / 克、伦敦金交易成本低于 8 美元 / 手的平台,不是惦记你的本金,就是早已设好 “收割陷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这里涉及太多专业知识,也会揭露不少行业底层真相,大家记住这些结论即可。有兴趣的同行,可到 IBC 20 楼喝茶详聊,真正的行业底层逻辑,懂的人自然懂。
最后说一句核心观点:当市场出现极度单边行情时,有且只有期货市场能成为最终的风险承接渠道。
编后话:本文本想写得更深入、更全面,但由于今天从早忙到晚,早上写作的激情已逐渐消退,暂时先写到这里,未完待续。
近期看到太多人讨论水贝爆雷事件,其中不乏吃瓜群众、故作高深的 “伪专家”,还有不少逻辑混乱的分析文章,实在难以忍受,便将水贝模式爆雷的核心原因总结了一下。
本质上,当所有投资者都选择做多时,原本的 “镰刀”(料商)反而被 “韭菜”(投资者)倒逼至风险绝境;而最上游的机构又不愿承担风险,最终导致爆雷的 “镰刀” 们无处抛单、无法转嫁风险。这些从业者既缺乏风控意识与能力,又 “又菜又爱玩”—— 像我一样没多少资金,却总故作高深、爱装腔作势。因此,国民对投资风险的认知觉醒,以及分辨 “镰刀” 与 “韭菜” 的能力,仍是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color=rgba(0, 0, 0, 0.9)]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举报

评论 使用道具

精彩评论4

761661426
D
| 发表于 昨天 23: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量好大
举报

点赞 评论 使用道具

860157453
D
| 发表于 昨天 23: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会的会的放心
举报

点赞 评论 使用道具

860157453
D
| 发表于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举报

点赞 评论 使用道具

924928922
D
| 发表于 4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贝爆的好
举报

点赞 评论 使用道具

发新帖
EA交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